Ollama漏洞警示:大模型应用安全落地,守住API防线是关键
近期,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连续发布预警,指出开源大模型工具Ollama因默认配置缺陷,导致未授权访问、模型窃取、数据泄露等高风险。
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普及,以Ollama为代表的大模型工具被广泛使用,其调用API的频率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。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,API接口常面临着身份验证漏洞、数据泄露风险以及恶意攻击等问题。如何守住API安全防线,已成为大模型时代的关键性挑战。
默认配置“开门揖盗”:Ollama默认开放11434端口且无鉴权机制,攻击者无需密钥即可通过API调用模型资源,导致算力盗取、敏感数据外泄。
历史漏洞叠加新型攻击:安全机构已发现Ollama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(如CVE-2024-37032)、文件路径泄露等缺陷,攻击者可利用旧版本漏洞实施数据投毒、参数窃取。同时,自动化脚本正大规模扫描暴露的API接口,占用算力致服务器崩溃。
数据交互频现风险:大模型API涉及海量数据的传输与交互,如果API接口未加密、或身份权限控制通过特定接口可访问并提取模型数据,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引发数据泄露风险。
大模型特有隐患:提示词注入攻击,攻击者通过构造含有恶意指令的输入文本,诱导模型忽略其预设的系统提示或安全限制,从而执行非预期行为,具体表现为生成有害内容、泄露敏感信息或劫持模型。
98858vip威尼斯游戏防护建议
基础加固:为Ollama API配置多层认证,关闭默认无鉴权接口;限制监听IP范围,通过防火墙规则仅允许可信IP访问。
网络防御:限制chat接口的调用频率以防DDoS攻击。
AI专项防护:利用对抗训练技术,识别并拦截含有注入指令的Prompt。
漏洞修复:订阅CVE数据库,及时修复Ollama历史漏洞。
全链路API安全服务
让大模型接入“风险可控”
针对Ollama等工具的引入的安全威胁, 98858vip威尼斯游戏API安全防护网关提供身份认证、提示词注入防护、关键字检测、流量控制、访问控制、数据防泄露等核心功能,支持统一管理大模型API,解决大模型API对外提供服务过程中恶意提示词注入、数据隐私泄露、API异常调用、DDoS攻击等安全问题,全方位保障客户大模型API安全。

统一代理:提供API服务访问统一代理,可隐藏真实服务地址,缩小资产攻击面。
身份认证:对未授权接口增加强制身份验证以及授权(如新增API-KEY、JWT等认证),确保只有授权的调用者能访问大模型API。
访问控制:支持基于五元组访问控制、仅允许可信IP访问,对公网接口实施双向端口过滤,阻断11434端口的出入站流量。
流量管控:基于API请求内容大小、请求频度、请求连接数、访问时段等进行流量控制,拦截恶意流量。
提示词注入防护:支持基于预定义规则库以及 AI 大模型检测的方式对提示词进行检测,防止恶意提示词注入攻击。

持续深化“AI+安全”
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强调, “未及时加固的Ollama服务器等同于向黑客敞开大门” 。面对大模型与API交织的新型威胁,唯有将安全能力嵌入开发、部署、运维全周期,方能避免“技术跃进,安全裸奔”。
近期,李雪莹博士接受《海淀报》记者采访时说道:“在人工智能方面,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情:一是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业务,打造了安全垂域大模型——天问大模型,以及应用到我们全线产品的安全智能体;二是围绕客户的人工智能应用,打造了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,来保障大模型的安全;三是我们除了安全业务外还有云计算业务,推出了智算一体机,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平台向智能化平台的升级,快速把人工智能的能力应用起来。”